据统计,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渗透率从2011年的0.04%逐步增长至2022年的25.64%,预计至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将达36%。按2022年销量计,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68.25%,新能源迎来发展“黄金期”。
新能源汽车“风口”强劲,但相应的配套服务、经销商、售后维保体系还处于布局加速阶段,对于站在车企背后的汽车后市场企业来说,无疑是发展新方向、新机遇。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大爆发,预计未来十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保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。而销售市场的火爆,却难以掩盖在售后端的痛点,尤其是在维修配件流通方面。
其实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简单,主要就是目前这些新能源车品牌都是各自为战,没有所谓的平台化和模块化可言,各个品牌的旗下的车型也都是独立研发,并没有像传统燃油车那样同质的配件或非原厂可以替代的配件。
这就意味着,新能源汽车在进行配件维保时,消费者并不会有第二种选择,也就是说一切都是由主机厂的指定的零配件供应商决定,造成了垄断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。
痛点与机遇并存,新能源汽配痛点背后,也蕴含着无限商机。以制动软管为例,每3年或6万公里整套换新,新能源汽车刹车软管有新能源配件同样的痛点,新能源车型更新速度快,各车型配件不通用,汽车配件存在流通垄断,等待时间长的问题。
燃油车赛道已经十分拥挤,及早抢占新能源赛道,轻松抢赚市场红利。目前凯志特已实现新能源汽车主流品牌全覆盖,已开发车型特斯拉、蔚来、理想、小鹏、埃安、几何、极氪、零跑等。